全国卫生计生系统先进工作者——张庆丰
张庆丰,是大连市中心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的一名医生,他所在科室是省级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市级重点学科、市级鼾症治疗中心、国家级内镜专业技术培训基地、美国施乐辉和德国STORZ、XION手术系统中国培训中心、吉林大学及大连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培训基地,科室年门诊量71104人次,年手术量6000例。十几年来,他带领团队走过许多风风雨雨,克服数不清的艰难险阻,使其成长为国内同行业界瞩目、国际知名的现代化科室。
张庆丰率先将低温等离子技术应用于鼾症的治疗,在丰富临床经验的基础上,创造性的将低温等离子射频应用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各个领域。在国际学术界的经历也颇富传奇色彩:在悉尼耳鼻喉学会上,被安排在最后演讲的40分钟里,张主任用一段段高难度的手术录象将纷纷准备离去国医生重新吸引回会场,西方医生被面前能独立完成5000多例鼾症手术的中国医生所撼动,为他积累的丰厚手术经验所折服。正是这次演讲,打开了与国际相通的大门。如今CCT术式全球推广,累计发行手术光盘6.5万张。先后举办十一届国际鼾症等离子手术学术研讨会,先后应邀前往十多个国家及地区交流讲学,接收世界五大洲学员2000余人前来连学习等离子技术。2014年张庆丰主编、人卫出版的《耳鼻咽喉等离子手术学》专著发行,填补了该技术业界空白。
如今的张庆丰,虽然已是国际知名的专家,但仍然坚持每周出诊,每天排得满满的几十台手术, “我只想做个合格的医生!”无论面对媒体、领导还是亲友,他都会这样坚定地表达自己的理想。
“每一次给患者做手术,我都感觉躺在那里的人就是我自己。”把手术做“小”,最大限度地减轻患者的生理和心理痛苦,在张庆丰眼中,这才是一个好医生的标准。多年来,无论是年节假日、半夜凌晨、亲朋聚会、甚至是返程途中,只要病情需要,他都随叫随到,毫无怨言。累计完成219例小儿气管异物的急诊抢救,在这项风险高、病情急重、身跨生死之间的工作中,他从未有过丝毫犹豫。从几个月到几岁的孩子,当面对鲜活的生命时,张庆丰全然忘记了自己,眼中只有即将发生的危险和可以全情做到的救护,常常为了找到一个合适的角度能够方便异物取出,他或站或蹲或跪,几个小时下来膝盖麻木站起来都不会走路了......
曾经有一位儿时做过颈部手术留下巨大伤疤的父亲,领着咽部长肿物的女儿找到张主任,声泪俱下讲述着自己因为疤痕错失工作良机,请求张主任为自己女儿微创手术。可是这是一例非常罕见的肿物,不切开意味着数倍增加手术风险。张主任不顾其他专家的反对意见,精心准备、肩扛巨压最终完成了手术。他说“有的医生手术只能治病,有的医生可以救人,我却想救她一生!”他常说患者不仅是我们的朋友,更是我们的老师。正是带着这种理念和情怀,他收获了患者全身心的信任与尊重。他先后荣获“辽宁人民好干部”、“辽宁省先进工作者”、“大连市劳动模范”称号,成为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想要发财就不要当医生,要做一个好医生就要先做一个好人”。这是张庆丰教授对年轻医生的告诫,他更是在工作生活中以身作则。他不但从自身做起不拿药扣、不拿红包,还处处为患者着想,对于困难患者想尽一切办法给予帮助。一位瓦房店老农民卖了家里唯一的马来找张主任手术,手术做完还欠费7000元,出院那天他要把手里仅剩的3000元拿去交费,张庆丰却对他说:“你别交了,拿回去做化疗吧。”这样违反“制度”的事情,他做了不少,但每次遇到这种情况,他都第一个为困难患者捐款,总是说:“我们每个人尽一点微薄之力可能就把一个生命从死神手里救了回来,毕竟生命是最应该珍视的。”多年来,张庆丰主任不仅自己廉洁行医,同时教育和要求耳鼻喉科的全体医护人员不拿病人一分一厘,他经常对科里的同志们说:“我们退回的是‘红包’,换回的却是患者及其家属对医院和医生的信任,我们决不能为此毁掉良心和声誉……”
这就是张庆丰,他是业界知名的专家,也是一位平凡的外科医生。三十年精诚不倦,三十年矢志不渝。用技术诠释医生的责任,用人格捍卫白衣的神圣,他以孜孜不倦的探求打造出世界水平,他以对患者的拳拳之意诠释着医者仁心。